重磅!国家医保局对这类医用耗材医疗服务费用出手了!


Release time:

2022-10-27

重磅!国家医保局对这类医用耗材医疗服务费用出手了!

(本文转载自南京易联阳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同名文章)8月18日,国家医保局曾发布该通知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约60%的反馈意见支持开展专项治理,约10%的反馈意见表达了反对或保留态度,约30%的反馈意见在表达支持的同时提出建设性意见,关注度最高的是全流程价格调控的具体目标。反馈意见对种植牙的手术价格和耗材费用构成、价格治理应考虑地区差异等因素、降价力度、价格透明、品质保障、医保支付、强化监管等多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01.正式稿与意见稿对比

根据征求的意见,正式稿对意见稿部分内容作出了改动与细节补充,确定了相关工作实施时间。重要改动内容有:

修改内容中,强化口腔种植等医疗服务价格调控部分做了较多改动,确定了4500元的医疗服务价格线,根据地区差异等因素可做出调整。

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整体普遍高于4500元每颗的地区,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导入至整体不超过4500元每颗的新区间。

三级以下公立医疗机构:调控目标参照当地医疗服务分级定价的政策相应递减。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调控目标范围内进一步采取谈判协商、成本监审等措施降价,进一步扩大调控效果惠及群众。当前医疗服务价格整体已普遍低于4500元每颗的地区,鼓励维持现行低价。允许经济发达、人力等成本高的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放宽医疗服务价格调控目标,放宽比例不超过20%。

允许放宽医疗服务价格整体调控目标的情形有:

注:

(1)医疗服务价格整体调控目标包含种植全过程的诊查费、生化检验和影像检查费、种植体植入费、牙冠置入费、扫描设计建模费,不包括拔牙、牙周洁治、根管治疗、植骨、软组织移植。

(2)放宽幅度以调控目标4500元为计算基准,同时涉及多种放宽情形的,分别计算后加总,例如同时涉及情形1、情形2、情形3的情况,调控目标放宽额度=4500×(20%+10%+10%) =1800元。

(3)适用范围“非定向”是指适用于辖区内全部公立医疗机构和主动承诺接受全流程价格调控的民营医疗机构,适用范围 “定向”是指仅适用于符合该情形的特定医疗机构。

02.从种植体、牙冠和医疗服务三部分开展口腔种植全流程费用的治理

医疗服务部分的费用占种植牙整体费用比重较高,本次《通知》对医疗服务价格做出了重大调整,据国家医保局对《通知》的政策解读,口腔种植的费用大致分为种植体、牙冠和医疗服务三个部分,口腔种植全流程费用的治理需针对这三部分进行,其中种植体、牙冠两个部分的价格需要通过集中采购和竞价挂网产生,《通知》中没有人为设定具体量化目标。

03.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控高价、考虑差异性、是达标线也是高线

《通知》提出三级公立医院单颗常规种植的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目标4500元,是指门诊诊查、生化检验和影像检查、种植体植入、牙冠置入等医疗服务价格的总和,不含种植体和牙冠。为什么要进行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政策解读中从四个方面给出了理解:

1、调控目标的功能就是“控高”:开门见山地对过高价格进行调控,将目前价格畸高的降下来。从全国范围来看,按照《通知》要求的标准落实,价格畸高地区会有相对明显的下降,大多数地区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回调。

2、调控目标考虑地区差异性,不是一刀切的单一标准: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靠前的地区和城市存在资源、人力等各方面成本较高的因素,《通知》对部分地区明确可上浮不超过20%。

3、调控目标是地方价格治理的“达标线”,不是“托底线”:当前医疗服务项目总价高于调控目标的地区,需要采取措施降价;有条件将总价导入更低区间的地区,应实事求是地进一步降低医疗服务价格;总价已经低于调控目标的地区,鼓励当地继续实施亲民价格。

4、调控目标是医疗机构的“高线”,不是绝对的“高限”。调控目标作为医疗机构的“高线”,主要是引导医疗机构更多的加强自我约束,也提示患者对明显超线收费的警惕和监督,通过对各方预期的不断引导,共同将种植牙医疗服务费用调整至合理水平。调控目标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仍按规定自主定价。通过公立医院发挥价格“锚”的作用,把调控目标的治理效果传导至民营医疗机构,引导价格偏高的民营医疗机构也向调控目标看齐。

04.专项治理分三个阶段进行

2022年8月,启动阶段:开展口腔种植收费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查登记,对发现的违规收费线索及时查处纠正。9月-12月,将陆续出台口腔种植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发布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招标公告,实施种植牙牙冠竞价挂网,各地也将及时制定发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的项目和价格政策。

2022年12月-2023年3月,实施阶段:种植体、牙冠、医疗服务等各项价格在各省陆续落地实施,当地医保部门密切关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情况和种植体等耗材的实际采购情况,以及种植牙耗材、种植牙手术价格、患者次均费用等重点指标变化,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落实落细。

2023年下半年,“回头看”阶段:主要是以区域内价格排名靠前、群众投诉举报较多、拒绝参加种植牙集采或隐瞒报量的医疗机构为检查重点,发现违法违规线索及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国家医保局将适时组织督导和交叉检查。